1. 术前准备
器械选择:根据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牙周锉。常见的牙周锉包括粗锉、中锉、细锉、曲面锉、反锉、尖锉、刀锉和钩锉。
器械消毒:使用前需对牙周锉进行严格消毒,确保器械无菌。
患者准备:患者使用漱口水进行术前口腔清洁,医生需佩戴面罩、口罩等防护装备。
2. 手术操作步骤
(1)龈瓣翻开
使用手术刀或骨膜剥离器翻开龈瓣,暴露手术区域。
确保龈瓣翻开后,手术区域完全暴露,不受膜龈联合界的限制。
(2)根面平整
器械放置:将牙周锉的工作端与根面平行插入牙周袋,插入至牙石根方后,调整角度至70°~80°。
刮治动作:向根面施加侧向压力,使锉的前端1/3与根面紧密贴合,然后腕部向冠方用力刮除牙石。
动作连续性:每次刮治范围不宜过大,两次刮治位置应有重叠,避免遗漏。
根面检查:刮治完成后,用尖探针检查根面是否光滑坚硬,确保牙石已完全去除。
(3)去除残留组织
如果龈瓣内壁仍有残留的肉芽组织,可使用弯头剪刀剪净。
对于较窄而深的骨袋,应将袋内肉芽组织刮净,必要时进行骨修整。
(4)清理与冲洗
使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创面,去除残留的碎屑和组织。
(5)龈瓣复位与缝合
将龈瓣复位,用湿纱布压迫使其与根面贴合。
根据手术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方式,如间断缝合或悬吊缝合。
3. 术后护理
冰敷:术后24小时内,在与术区相应面部放置冰袋,减轻组织水肿。
口腔清洁:术后使用漱口水进行口腔清洁,避免刺激手术区域。
4. 注意事项
避免过度用力:操作时应轻柔,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牙根或牙龈损伤。
小心根分叉区域:在根分叉区域使用锉时要小心,避免穿孔。
定期消毒:使用后的牙周锉需进行严格消毒,防止交叉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