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定性、动态心电的临床意义定量诊断。
2.对阵发性晕厥、眩晕和心悸原因及性质的确定。
3.评价心脏病患者预后。
4.评估心脏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。
5.抗心律失常和治疗心肌缺血药物疗效评价。
6.起搏器功能评定。
动态心电图是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,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,以发现在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,动态心电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、治疗及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。动态心电图仪由美国Holter1949年首创,故又称Holter心电图,临床上已由单导、双导发展为12导联全记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