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知识

心肺复苏机背景介绍与发展历程

作者:春天 日期:2025-04-10 人气:18

背景介绍编辑 播报

心肺复苏(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, CPR)机械设备设计的初衷是增加心脏骤停患者心脏和脑的血流,心肺复苏机背景介绍与发展历程并为后续的除颤、静脉用药、血管重建等起到桥梁承接作用。

令人遗憾的是,传统的徒手CPR时到达心脏和脑的血流非常少,所以尽管徒手心肺复苏作为标准心肺复苏术已经走过了50年,但是大多数心脏骤停患者仍以死亡告终。研究指出,徒手心肺复苏仅能提供相当于正常生理情况下10%~20%的血流给心脏,20%~30%的血流给脑。

医学界对于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技术具有急切需求,加上传统徒手心肺复苏的固有局限性,激发了能增加循环血量的新技术的热潮。心肺复苏的机械设备发展也走过了一定的历程。

当然,不管是徒手心肺复苏还是机械式心肺复苏(心肺复苏机),最终的目标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心脏和脑的灌注血流量,避免心脏和脑进入不可逆转的死亡状态,并逐步修复心脏和脑脏器官工作机能。

机械式心肺复苏,即采用心肺复苏机械设备进行心肺复苏,此类设备通常称做心肺复苏机,心肺复苏仪,心肺复苏器。

发展历程编辑 播报

机械式心肺复苏的发展主要分为手动式和自动式两大类。这里主要针对自动式心肺复苏设备展开回顾 [1]  。

2006年在JAMA上发表的一份关于该设备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报告,一项关于弗吉尼亚Richmond市EMS人员的非随机历史性对照队列研究中,心肺复苏机背景介绍与发展历程共有499名患者接受手动心肺复苏和284名患者使用AutoPulse,研究表明使用AutoPulse的患者总体复苏效果比徒手心肺复苏好:自主循环恢复率(前者34.5% vs. 后者20.2%),存活入院率(前者20.9% vs. 后者11.1%),出院存活率(前者9.7% vs. 后者2.9%)。但新版2010年AHA心肺复苏指南又明确指出AutoPulse的应用对于复苏效果的提高没有明显改善,所以对于AutoPulse研究结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。


0
0
付款方式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