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知识

吸痰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

作者:春天 日期:2025-04-10 人气:10

使用步骤

1 接通电源,衔接便携式吸痰器后打开吸痰器开关,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,吸引管是否通畅。

2 使病人面向操作者,头略后仰,昏迷病人可用开口器帮助张口,再将吸痰管插入口腔颊部、咽部。

3 若口腔吸痰有困难,可吸痰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由鼻腔插管至咽部,当插入到适当位置后再接通电源,并使吸痰管左右旋转,缓慢上移,向上提出,将咽部及口、鼻分泌物逐段吸尽。 

4 吸引过程中,应随时吸水冲洗汲痰管,以免痰液堵塞。如痰液过深不易汲出,可借助吸痰管插入的机械刺激,使病人作有效咳嗽动作,待咳嗽停止后再吸。吸痰完毕冲洗痰管,最后将下班接头插入床栏上盛有消毒液的瓶中。

5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时,护士应洗手,最好应戴无菌手套,送管时,应中断负压,当达到一定深部时再进行负压吸引,并将吸痰管左右旋转,边吸,边上提。

6 听到痰声后稍停数秒钟,以便吸净该处痰液。在吸痰前后,应加大氧气流量或呼吸机吸入氧浓度1-2分钟,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,防止缺氧。

7 痰液粘稠时,可反复用2%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5ml,在病人吸气时注入气道进行气道冲洗,以刺激病人咳嗽及稀化痰液。待药物注入1-2分钟后,再给吸痰。

8 一次吸痰吸引管在气道内停留时间不超过10-15秒,停止给氧时间不超过20秒。 

9 对有自主呼吸的病人,应在深呼吸5次后,生命体征恢复到原有水平时再进行第二次吸痰。

注意事项

1 必要时才吸痰

当病人咳嗽、呼吸困难,听诊闻及湿啰音,呼吸机报压力增高,PaO2及SpO2突然降低时才吸痰。不视病情的常规吸痰,不但易损伤呼吸道粘膜,还会因呼吸道受到刺激使分泌物增多。

2 吸痰前、后必须给予高浓度的氧

推荐在气管内吸引前后30s常规使用100%氧气吸入。吸痰前、后若不增加给氧浓度,可导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。

3 正确判断是否需要加压给氧

在吸痰前、后,病人除了需要高浓度的氧气之外,多数病人需要加压给氧。评估病人对高浓度给氧的反应尤为重要,若病人的心率、SpO2稳定,高浓度给氧即可,反之就需要加压给氧。

4 吸痰时不宜注入0.9%氯化钠注射液

许多同仁认为吸痰时在气管内滴入0.9%氯化钠注射液可稀释分泌物,便于吸出,然而,研究发现0.9%氯化钠注射液与呼吸道分泌物并不能充分混合,反之,这一操作会影响氧合作用,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。

5 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

通常可选择外径小于气管内插管内径1/2的吸痰管,以便于空气进入肺内,预防过度负压而致的肺不张。成年病人通常选用10~16号(2~3mm)的吸痰管。

6 吸痰时注意负压的大小

每次吸痰前先将吸痰管放于无菌盐水中,以测试吸痰管是否通畅和吸引力是否适宜。吸引负压不宜过大,一般小儿为100mmHg(13.3kPa),成人为150mmHg(20kPa),动作宜轻巧,而且不宜在同一部位吸引时间过长,应边退管边吸引,以免损伤气管粘膜。每次吸痰时间不可超过15秒,以免引起气管痉挛而吸痰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加重缺氧。气管内吸引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即可,但最长不宜超过8小时。

7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

操作前后洗手,戴口罩、帽子、手套。操作前后都应用乙醇消毒气管导管口及导管外端1~2cm;操作后还应用乙醇消毒导管接头以及呼吸机管道与导管结合处。

8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

吸痰时,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、心律、PaO2和SpO2的变化。若发现病人有心律不齐如心动过速或期前收缩、血压降低、神志转模糊时,应立即停止吸痰,给予100%氧气吸入

9 吸痰的深度

吸引导管进入的深度为气管插管的深度,在深入到气管导管的底端时,回抽1-2cm后再进行吸引。

10 吸痰顺序正确

先口腔、再鼻腔。

0
0
付款方式
×